關鍵字:疼痛,椎間孔鏡,椎間盤,臭氧 dbzz
想把自己關于脊柱微創技術的一些感受和大家交流交流。
膠原酶溶解、經皮切吸、激光氣化(PLDD)、等離子髓核成形、射頻消融、臭氧靶點、水刀等微創介入的治療手段應運而生,但上述方法均屬于間接減壓,有著不能徹底清除病變髓核特別是壓迫神經的組織,無法修復破損的纖維環,壞死組織需靠人體自然吸收的治療缺陷;這時后路椎間盤鏡(MED)也被引入臨床,但是手術入路和治療過程與小切口開放手術相一致,都要實施椎板開窗、剝離肌肉和韌帶、干擾椎管、牽拉神經(程度比開放手術輕),易造成術中出血,干擾視野并增大風險,不能適用于極外側型突出和椎間盤源性疼痛的治療,術后瘢痕組織容易造成椎管及神經的粘連。那么如何徹底解決上述問題,并滿足患者的就醫要求呢? 經皮切吸(PLD)雖然不能直接處理突出的髓核,但它是很多技術的基礎,如“楊式鏡”及后來的“椎間孔鏡”等,所以就不得不提。PLD從技術層來說,還是強于我前文提到的熔盤、射頻等,畢竟PLD的可擴展性強。 PLD至今不僅沒有淘汰,還發展得不錯。上個世紀90年代,有人在PLD的基礎上使用了內窺鏡,最早是使用關節鏡,這種鏡子能清晰的觀察盤內髓核,但不能通過鏡子取出髓核。這種技術稱為側路椎間盤鏡。 后來有人用同軸內窺鏡代替關節鏡,采用PLD相似的穿刺途徑,能在鏡下取出盤內髓核。典型的代表是楊式鏡(YESS)。由于楊氏鏡也不能真正的很好的摘除突出的髓核,所以這種技術似乎還是曇花一現。 比較可觀性的脊柱微創技術是后路椎間盤鏡(MED)的出現。MED手術切口約20mm,能全程監控手術,相當于“開刀的縮小”。MED在上個世紀末曾經較為盛行,后來由于不能很好的處理椎管內出血等多方面原因就逐步淡出市場。 本世紀初,吸收了PLD和YESS優點的另一種側路鏡技術開始流行了,人們稱為“椎間孔鏡”(PELD)。椎間孔鏡技術在YESS的基礎上增大了內窺鏡直徑,增大了器械通道,這樣就使得和PLD類似的技術也能處理突出的髓核了。最大的優點還在于PELD同時引進了雙極射頻對突出物進行消融和止血。提斯椎間孔鏡增加內窺鏡直徑帶來的風險是必須進行椎間關節“打磨”,這就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帶來了不確定性。 針鏡椎間孔鏡技術在提斯椎間孔鏡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改進,在器械通道不變的基礎上利用國際新技術、新材料有效的降低了內窺鏡直徑,這樣就使得椎間孔鏡技術近乎趨于完美了,我們稱為“二代椎間孔鏡”(CTED)。
相比第一代椎間孔鏡,二代椎間孔鏡以其創傷更小、操作通道更大、纖維材質鏡片更持久耐用、通道外徑更小有效避免了一代環鋸盲目打孔的弊端、獨具耐臭氧通道杜絕術后感染及水腫等九大優勢護航,有效減少和杜絕了患者術后并發癥,使患者療效更好,恢復更快,大大保護了患者的勞動能力;安全系統的提高,使手術操作風險更小,讓醫生操作更簡單便捷,讓患者更放心。 二代椎間孔鏡系統增加了對脊柱后路的支持,改進了黃韌帶鉗、后路工作套管等,將MED和PELD技術進行了很好的整合。即克服了提斯椎間孔鏡進入椎間孔難,穿刺L5/S1間隙難,需要打磨關節、易傷及椎動脈血管,不能治療椎管狹窄等缺點;也克服了后路椎間盤(MED)損傷大,椎管內無法止血等缺點。
脊柱微創治療的“黃金標準”、脊柱微創的終極療法---第二代椎間孔鏡技術,創傷僅為5.5mm直接準確地摘除突出髓核+可調多角度雙極射頻電極能不發熱直接消融髓核、修復破裂的纖維環、徹底解除液狀髓核溢出+術后通過特制耐臭氧通道進行臭氧注射瞬間解除神經根的水腫和無菌性炎癥,并能有效預防術后椎間盤感染,從而徹底解決臨床癥狀,滿足患者需求。 |